這個結果季的五個最大收穫


彭博市場直播記者兼分析師 Sagarika Jaisinghani

這個財報季並不適合膽小的人,以盈利預警、裁員和股價波動為標誌——與此同時,高通脹和美元走強造成了嚴重破壞。 壞消息是,更糟的可能還在後頭。

彭博資訊的數據顯示,標準普爾 500 強公司的利潤超出預期的比例為 2020 年第一季度以來最低,即使在進入本季度的預期下調之後也是如此。 Alphabet Inc. 和 FedEx Corp. 等未能入選的公司受到了嚴厲懲罰,而投資者則獎勵了英特爾公司等公司應對成本上升和經濟衰退的具體計劃。

“本季度的收益是我們經歷增長放緩環境時將會發生什麼的早期暗示,” 拉扎德資產管理公司美國股票主管羅納德坦普爾說。 “預估已經開始下降,但它們還沒有反映經濟前景,需要進一步下降。”

注:已報告公司的最新季度賬目; 不包括能源、多元化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即使在周四良好的通脹消息極大地提振了市場情緒之後,投資者仍需要評估增長放緩和成本上升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利潤率,以及企業對一系列其他因素的準備情況——從人員配置到中國經濟的影響重新開放。

以下是我們從第三季度業績中了解到的信息:

利潤擠壓越來越嚴重

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本季度利潤率面臨更大壓力,因為公司面臨更高的材料、能源和勞動力成本,而消費者需求放緩限制了它們提高價格的能力。

隨著包括耐克公司和家電製造商惠而浦公司在內的公司發布盈利預警,巴克萊銀行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總體而言,管理團隊現在對維持高利潤率不太樂觀。

分析師一直在下調利潤率預期——但一些人表示還需要更多。 Hargreaves Lansdown 的股票分析師 Sophie Lund-Yates 表示,“投入成本應該會趨於穩定,但這不足以消除”下個季度的利潤損失。 “影響利潤率的不僅僅是成本,還有收入增長放緩。”

人事安排是 CEO 最關心的問題

電話會議表明,高管們正面臨人手問題。 在行業緊縮的新時代,大型科技公司正開始大規模裁員——但其他行業的公司卻在緊張的勞動力市場中難以找到足夠的員工。 隨著工人們應對不斷飆升的生活成本,工資也成為一個痛點。

Flowbank SA 首席投資官 Esty Dwek 預計裁員將從科技行業蔓延到其他行業。 “謹慎將成為未來游戲的名稱,”她說。

中國仍然是一個曲線球

中國的 Covid 零政策繼續對全球產生影響,蘋果公司表示,在工廠停工中斷後,其最新款 iPhone 的出貨量將低於此前的預期。 但隨著該國放寬限制,投資者指望全球收益得到提振。

據彭博資訊稱,中國為羅素 1000 指數成分股公司創造了約 6% 的收入,其中科技、能源和消費品公司將從重新開放中受益最大。 不過,策略師警告說,隨著大宗商品需求和人民幣升值,對通脹的影響可能會出現一個曲線球。

歐洲震驚

能源公司利潤的大幅增長和歐元的疲軟意味著歐洲的收益比美國和新興市場的收益要好得多——但該地區明年可能會受到衝擊。

Bloomberg Intelligence 策略師認為,隨著中國企業盈利恢復兩位數增長以及美國企業利潤回升,歐洲的領先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歐洲將因能源收入放緩以及公司和消費者在今年冬天忍受天然氣危機而受到影響。

分析師總是過於樂觀

雖然未來幾年的利潤預期一直在下降,但本季度未達到預期的數量和幅度表明分析師仍然過於樂觀。

匯豐控股私人銀行和財富全球首席投資官 Willem Sels 表示,目前的通脹和經濟增長前景表明美國 2023 年的盈利不會增長。分析師預計增長 6%,“估計仍然過於樂觀”他說。